
俄罗斯政府的二号人物、总理米舒斯京来中国进行了今年之内的第二次访问,获得了中方最高规格的接待。在这次会见中,米舒斯京代表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方“详细对表”。更重要的是,在普京正式宣布竞选连任之后,俄方需要和中方详细探讨俄中关系的下一步如何发展。
从官方之后的通报来看,米舒斯京这次还和中方一道对过去一年里俄中签订的重要协议、达成的重要共识等等进行梳理,总结成绩、找出经验和教训;对中俄还需要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进行研究。其中重点对普京一旦再次获得连任,俄中关系该如何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和战略沟通。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访华)
米舒斯京这次访华的成果,基本都写在中方发布的《中俄总理第二十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里面了。这个公报将近九千字,涉及双方达成共识的上百项事务,可谓是覆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大部分内容没有超出外界的预计,比如中俄双方同意在经贸、电子商务、跨境物流、口岸开放、科技、工业、文化卫生和体育领域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所有领域都有实际的项目,双方都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落实。
当然,这份联合公报仍然有许多有意思的“亮点”,充分展示了中俄在大部分双边和国际事务上的共识,值得我们“细品”。
(中俄总理召开工作会议)
首先,联合公报中一个字都没提俄乌冲突。不久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中国在经济上向俄罗斯施压,迫使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然而中国根本没接这个茬。在最近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又有西方记者问在米舒斯京访华期间,中方是否提到了俄乌冲突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让他去看中俄联合公报。这个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
(北冰洋航线,目前靠近俄罗斯领土的“北海航线”已经开通)
其次,中俄同意推进北极航道航运开发相关各领域合作,包括研究建立合作机制。在巴以冲突引发也门胡塞武装封锁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航线的时候,北极航道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从中国东部沿海港口到欧洲主要港口,经白令海峡沿着俄罗斯北方海岸线到欧洲的北极航道,比传统途经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的航线还要节省约三千多海里的航程。正因为这条航线贴着俄罗斯北方海岸线,几乎全程都在俄罗斯专属经济区内,因此它在目前几乎是中俄航运公司的专属航线,其带来的航运优势是其他国家航运公司无法比拟的。
再次,双方同意共同推进宽体客机和重型直升机的研制。在俄罗斯方面因为西方制裁而不得不退出了CR929客机项目之后,中方独自承担起了C929客机的研制任务,但是仍然可以在某些设计环节利用俄罗斯方面的经验,采用纯粹的外包机制。
第四,中俄在国际组织中统一立场:双方同意,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均为非法行为,双方不承认、不接受、不针对第三国实施包括治外法权在内的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的强制性单边措施。为降低上述行为的负面影响,双方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合作。双方反对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政治化。这是中俄在西方的压力下“背靠背取暖”的必然选择。
最后,公报中提到了中俄将进行太空技术合作,包括探月工程,但是没有提到军事合作。看来军事方面并不是米舒斯京负责的范围。
(中俄贸易迅速增长)
米舒斯京这次访华,正值中俄双边贸易提前一年达到了两国元首制定的、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根据中国海关总数的统计数据,今年1到11月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2180亿美元,而且本币交易占95%以上,几乎完全摆脱了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这对中俄双方来说都是重大的成就。
而对于正式宣布竞选连任的普京来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向俄罗斯民众展现“更美好的未来”。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毕竟以普京目前的支持率,获得连任的可能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所以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下一个任期内把好俄罗斯这艘大船的舵。普京是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政治家,很清楚在俄乌冲突之后世界格局已经改变,不管未来这场仗是继续打下去,还是俄乌通过谈判实现停火,俄罗斯都需要提前为战后的欧洲和世界秩序做好准备,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与中国完成“对表”。
现在普京主要忙于俄乌冲突和俄罗斯国内选举事务,所以派出俄方二号人物米舒斯京访华,因此米舒斯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普京的意志。从中俄联合公报来看,中俄合作正在向着更大的广度、更深的深度扩展,真正反映了中俄双方都曾强调过的那句话:中俄合作没有上限。
